妇联界:
你们提出的《关于打造省级家庭服务业品牌、促进扩大妇女创业就业的建议》收悉。我厅综合省发改委、省人社厅和省妇联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省发改委立项,对省家庭服务业“湘女姐姐”品牌矩阵建设、相关子项目工作给予政策及资金支持的建议。
本条建议可行。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省商务厅、省发改委、省人社厅、省妇联等相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深入协作、广泛调研、制定措施,从政策和资金上规范支持行业发展,确保了疫情期间家庭服务业的平稳发展。
省发改委坚持从省级层面加强统筹协调、督促指导,以提质扩容为牵引,着力推进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是进一步深化试点城市改革建设。建立省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牵头编制《湖南省“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推动长沙、湘潭、郴州等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城市建设,培育了一批“领跑者”企业。另一方面是打造产教融合型家政职教集团。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500万元、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6800万元,支持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女子大学等高校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021年共毕业技能型家政服务学生500多人。培育产教融合型家政企业。先后遴选发布两批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名单,其中长沙湘女家庭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等家政服务企业15家,为引导和促进员工制家政企业、打造知名家政品牌发挥了有力作用。
省人社厅结合职责职能,大力推进康养家政服务品牌建设。一是制订系列政策措施。先后印发了《关于劳务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湖南省特色劳务品牌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家政服务品牌建设的通知》等有关文件规定,为家政劳务品牌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撑和推进措施。二是发挥品牌虹吸效应。2022年,在全省家政服务企业中,遴选了17家家政服务品牌培育单位,其中“湘中月嫂”等5个家政服务品牌推荐纳入全国品牌建设台账,12家企业纳入省级家政服务品牌培育单位。提升了服务品牌影响力,壮大了劳务对接推动力。通过家政服务品牌的影响,2022年促进全省家政服务劳务对接约5万人次,其中带动脱贫劳动力就业6600人,较上年增长2.39%。
省妇联根据家政行业发展过程中“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痛点,充分利用省直属单位智力、媒体、队伍、技术等优势,有针对性地系统化建设了“凤网e家家庭服务平台”“今日女报家政全媒体”“湖南省家政服务诚信平台”“湖南省家政服务行业法律咨询平台”“凤网e家政企业工作管理平台”“湖南省巾帼家政服务示范基地”“湖南恩庆家政服务中心”七位一体工作矩阵,将媒体宣传、数据分析、在线教育、职业竞赛、主题活动、诚信建设、网络维权等工作有机融合,为促进行业品牌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省商务厅作为业务归口管理单位,先后印发了《湖南省“十四五”生活服务业发展规划》《湖南省促进服务业领域部分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中国银保监会湖南监管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支持养老、家政、托幼等社区家庭服务业发展试点实施意见的通知》,为家政服务提供综合性保险保障。连续两年商省财政厅下发《关于做好家政服务项目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共争取上级资金、省本级资金3000多万元支持行业企业发展。其中上级资金超2000万元,省级资金1200多万元。2023年,省商务厅又将家政服务项目资金统筹到流通主体培育及促消费专项资金中,因素法切块到市州,支持家政行业发展。
二、关于将家庭服务品牌矩阵建设与政府部门家政工作有机融合,成为政府部门家政工作的有力抓手的建议。
本条建议可行。加强家庭服务品牌建设,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始终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我省多部门联合制定政策、下发文件,有力地促进了家政行业品牌建设的发展。培育了郴州福城银嫂、衡阳辣妹子、益阳桃花江月嫂、娄底湘中月嫂、湘西阿娅等比较有影响的家庭服务品牌。工作中政府部门也始终坚持横向联合、纵向落实。如省商务厅“百城万村”家政扶贫、省妇联“育婴员、保育师职业技能竞赛”、省发展改革委“领跑者”城市建设、省人社厅“家政服务业技能大赛”等大项活动,都是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确保了家政工作的深入推进和家政行业的平稳发展。
省发改委在组织长沙、湘潭、郴州三市深入开展“领跑者”城市建设的同时,以提质扩容为牵引,着力推进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是进一步强化信用体系平台应用。依托“信用湖南”网站,推送并集中公示湖南万众和社区服务管理有限公司等10余家家政企业行政奖励信息,建立省级家政领域问题企业台账,共曝光信用问题企业13家,进一步强化了正向激励、负面惩戒功能,促进家政服务业相关信息横向共享、纵向对接。另一方面是支持家政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印发了《湖南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行动方案(2022-2025年)》,对家政服务业提高供给质量、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服务业标准品牌质量、强化人才支撑提出了具体举措。近三年,先后对金地物业标准化试点、金海家政服务标准化试点、金色物业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予以奖励。
省人社厅大力加强家政服务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一是持续夯实了家政服务人才基础。近年来举办了家政师资和家政职业经理人培训班,建立家政服务培训师资库。遴选了10家家政服务人才培训基地,复核了2017与2019年评选的20家家政服务人才培训基地,充分发挥了家政服务人才培训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持续完善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在家政领域技能人才评价方面,全省可开展育婴员、保育师、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保健按摩师、保健调理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保洁员、健康管理师等9个职业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已备案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评价组织72家;“母婴护理”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于2022年5月在全省推广,已备案“母婴护理”专项考核站32家,并在市州人社部门的组织下积极开展考核发证工作;组织编写的《母婴护理》专项考核教材获全国推广。截至2023年3月,全省已备案可开展“家政服务员”职业技能人员评价的机构15家,累计已开展“家政服务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1.5万人次,获证1.39万人次。三是持续开展了技能提质行动。连续多年会同省民政厅、省妇联举办养老护理、育婴等职业的家政技能竞赛,对符合条件的获奖选手授予“湖南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22年成功组织实施了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竞赛,大赛设置了养老护理员、健康照护师、育婴员3个竞赛项目,评选出30名获奖选手,金、银、铜牌各3枚,优胜奖21个,进一步提升了家政服务行业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崇尚技能、尊重劳动的社会风尚。
省妇联坚持多层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与品牌建设。对不同层次的女性创业者在能力培训、岗位建功等方面加大扶植力度。除定期选送人员参加全国妇联巾帼家政职业经理人培训、家政服务标准化培训等学习外,还指导凤网e家开展家政职业经理人与师资培训,先后对全省120余家家政企业核心管理人员、近200名培训老师进行能力提升培训。注重占领家政舆论高地积极发声,创新话语表达,形成正确舆论引导力,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指导今日女报,联动省家协,大力发挥女性全媒体优势,权威发布行业信息及数据。截至2022年底,今日女报家政全媒体出版报纸专版近300期(同步配套新媒体宣传),围绕行业动态、先进典型树推、巾帼家政发展、行业品牌建设、各地特色服务品牌展示、诚信工作等策划了一系列鲜活的报道,无偿刊发家政新闻报道2000多篇。
下一步,省发改委将结合职能职责,按照《政府投资条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办理相关项目立项手续,对符合政策要求的项目给予支持。同时建议由省直相关部门牵头,结合湖南省家政服务业发展实际,按照“优化资源、突出重点”的原则,研究提出省级家政服务重点品牌建设清单,对纳入清单的家政服务企业在宣传推介、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做大做强服务品牌,提升企业竞争力。
省人社厅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国家人社部有关家政服务工作部署,会同我省家政服务业牵头单位省发改委和省商务厅,高质量履行好省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职能,积极发挥好我省家政服务劳务对接和家政服务品牌政策支持作用,进一步加大家政服务品牌和人才培育,多措并举推动家政服务劳务对接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为我省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社力量。一是举办“双百”培训。坚持举办好家政服务百名家政职业经理人和百名家政师资培训,注重培育家政服务人员品牌意识,提升职业技能水平,为乡村振兴输出有实力的家政服务人才。二是开展技能竞赛。积极引入社会协作力量,下半年将举办全省“湘融湘爱·三湘邮情杯”家政服务技能大赛,提升家政服务品牌竞争实力,规范家政服务标准和流程,促进家政服务质量提升,增强家政服务品牌竞争力,激发家政服务行业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三是加大监测指导。加强指导全省家政服务劳务对接动态监测站点,创新家政服务劳务协作机制,使家政服务劳务对接助力乡村振兴发挥更大作用。四是开展好职业技能评定。积极推动“家政服务员”及相关职业评价机构备案工作,培育符合条件的评价机构大力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壮大家政服务技能人才队伍。
省妇联将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家庭行业内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助力打造省级家庭服务业“湘女姐姐”品牌矩阵,提升巾帼家政的引导力、服务力、发展力,提升妇女创业就业与增收水平。一是高位启动省级家庭服务业“湘女姐姐”品牌建设,架构具有“巾帼特色、创新引领、共建多赢、融合共享”特点的品牌生态体系。按照党的二十大关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要求,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启动省级家庭服务品牌